六安市审计局关于印发《六安市审计机关2023年审计综合法制工作要点》的通知-九游会棋牌
字号:
各县区审计局,局机关各科室、中心:
现将《六安市审计机关2023年审计综合法制工作要点》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工作实际抓好贯彻落实。
2023年6月13日
六安市审计机关2023年审计综合
法制工作要点
2023年是全面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开局之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承前启后的关键一年,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奠定基础的重要一年,恰逢审计机关成立40周年。全市各级审计机关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法治思想,按照中央审计委员会决策部署及市委审计委员会工作要求,落实全市审计工作会议精神,围绕年度审计工作重点任务,切实加强审计综合管理,深入推进审计法制建设,依法全面履行审计监督职责,充分发挥审计在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中的重要作用。2023年审计综合法制工作,重点抓好以下七个方面。
一、突出政治引领,着力加强党对审计综合法制工作的领导
1.坚持对标对表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法治思想、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审计工作的重要讲话指示批示精神,自觉用其中蕴含的立场、观点、方法指导审计法治工作实践。衷心拥护“两个确立”、忠诚践行“两个维护”,主动对标对表党中央关于审计工作的决策部署,谋划审计综合法制工作,做到思路清晰、方向正确、重点突出。
2.加强党对审计综合法制工作的领导。始终坚持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聚焦主责主业,认真谋划审计法制工作,强化审计业务综合管理,把党的领导落实到审计综合法制工作全过程各方面。压实工作责任,将审计项目计划和统计工作情况、审计整改情况和依法审计情况作为上级审计机关对下级审计机关领导班子评价的重要内容,强化跟踪问效、推动重点工作落实。
3.坚持服务党和国家工作大局。牢牢把握审计机关政治属性,始终旗帜鲜明讲政治,立足经济监督职责定位,系统谋划审计事业长远发展,将政治导向、政治要求体现到计划编制、结果运用、督促整改、法治建设等具体环节,在审计实践中进一步增强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和政治执行力。从一体推进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建设的高度,谋划和推动审计法治建设。把解决影响依法审计的突出问题作为审计法治建设的重点工作来抓,充分发挥法治的基础性、保障性作用。
4.驰而不息改进工作作风。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及其实施细则,以立身立业立信为标尺,履职尽责、担当作为,进一步增强做好审计综合法制工作的责任感、使命感。以提升审计能力为出发点,加强理论学习和实践锻炼,提高能查能说能写本领。认真落实市委持续深化“一改两为”要求,求真抓实、振奋精神、提高效能,以钉钉子的精神做实做细审计综合法制各项工作,服务审计事业高质量发展。
二、突出权威高效,着力提高审计计划统计管理水平
5.高质量推进审计全覆盖。准确把握好形式与内容、数量与质量的辩证统一。深刻理解审计全覆盖的本质要求,对所有管理使用公共资金、国有资产、国有资源的地方、部门和单位的审计监督权无一遗漏、无一例外,形成常态化、动态化震慑。精准把握审计全覆盖的重点,紧紧围绕高质量发展首要任务,科学谋划和推进审计工作,积极发挥审计在应对重大挑战、抵御重大风险、克服重大阻力、解决重大矛盾中的作用,实现有效覆盖。
6.科学谋划年度项目计划。紧紧围绕党中央、国务院重大决策部署及市委、市政府工作要求,认真落实上级审计机关项目计划安排,坚持在党委政府重视、人民群众关心、经济社会发展重点上靶向用力,综合考虑本地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和审计资源等因素,在制定2024年度审计项目计划时充分做好与全市“十四五”审计工作发展规划的衔接。
7.促进项目计划高效实施。创新审计组织方式,综合运用“上审下”“交叉审”等多种组织方式,推进审计工作“一盘棋”。大力推进大数据审计,实现审计方法技术的全面革新,提高运用信息化技术发现问题、评价判断、宏观分析的能力,不断提升审计监督效能。市县两级审计机关综合法规部门要发挥审计计划牵头抓总管理职能,落实审计项目计划执行情况跟踪检查和定期调度工作机制,强化计划执行的刚性约束,推动项目高效实施。
8.加强计划统计管理。严把审计统计数据复核关,积极运用信息化手段,不断提高审计统计工作质量。继续将统计质量和项目计划执行情况纳入对县区审计机关的相关考核。加强对审计统计数据的综合分析,为各级党委政府加强管理、推进改革提供决策依据。
三、狠抓质量控制,着力打造高质量优秀审计项目
9.积极开展研究型审计。推深做实研究型审计,把立项、问题、建议、报告等当作课题研究,强化项目总结,把研究型思维贯穿审计全过程,推动项目谋划、现场管理、质量控制、成果提炼,促进审计研究与审计实践融合发展。坚持实事求是、客观公正,审计结论要用数据说话、用事实说话、用现场发现说话,始终做到论从事出、以事立论,坚持由事及人、杜绝由人及事,确保审计结论经得起检验。
10.筑牢审计质量“生命线”。严格依法审计,全面推行行政执法“三项制度”,促进审计执法透明、规范、合法、公正。优化审计质量管控和内部管理流程,严格落实分级质量控制责任,形成全方位加强、全过程控制、全流程做实的审计质量控制体系。继续开展优秀审计项目评选,不断提高审计质量,打造审计“精品”。加强与被审计单位审前、审中、审后全过程协调沟通,多方面听取意见建议,做到文明审计、以理服人。认真落实“三个区分开来”的重要要求,全面辩证看待审计发现的问题,客观审慎作出评价和结论。
11.加大审计项目质量检查力度。根据审计项目质量检查办法,持续推进审计项目质量检查,审计项目质量检查结果纳入对县区审计机关的相关考核,并向全市审计系统通报。下级审计机关开展质量检查的结果要向上级审计机关书面报告。严格落实审计质量责任追究制度,对重大审计质量问题严肃追究相关人员责任。
四、突出整改实效,着力做好审计“下半篇文章”
12.提高审计整改工作站位。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审计整改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认真落实中央、省市关于审计整改工作的有关要求,坚持问题和结果导向,推动各单位落实整改责任,做好审计“下半篇文章”。健全完善全面整改、专项整改、重点督办相结合的整改工作格局。加强审计查出问题分类分析,实事求是提出整改要求,做到一体谋划、一体推进、一体落实。
13.压实审计整改工作责任。强化审计整改情况督促检查和“回头看”,落实好审计发现问题清单管理制度,按照“见人见事见物、见文件见制度见成效”的标准,督促指导有关责任单位举一反三、见章立制,做到审计一点、整改一片、规范一面。组织开展审计查出问题整改情况专项审计调查,加强审计发现问题整改情况的日常跟踪检查和现场核查,及时掌握和了解整改进度,推动有关问题真整改、改到位。
五、突出贯通协同,着力促进审计成果高效运用
14.健全“多领域”贯通机制。认真贯彻落实进一步推进“三类监督”贯通协同高效相关意见措施,细化完善工作统筹谋划、资源调配使用、线索会商研判、成果互通共享等方面具体举措,在实践中提高整体质效。深化审计监督与人大监督、政府督查、财会监督、统计监督、司法监督和主管部门监督等协同配合,推动构建纪检监察机关派驻机构与内部审计部门工作联动机制,加强工作共抓和数据共用,加快形成集中统一、全面覆盖、权威高效的“大监督”工作格局。
15.深化审计成果运用。沿着“资金-项目-政策-政治”主线分析提炼,深度挖掘审计发现普遍和典型性问题的背景、实质和原因,发挥好审计建设性作用,做到“一审多果”“一果多用”,为党委政府决策提供参考。强化审计移送事项法制复核,严把质量关口,严格按照规范流程办理问题线索移送工作,提高审计移送的精准性,持续跟进移送事项办理结果,做好服务保障,扩大审计成果。
六、聚焦普法重点,着力打造“多位一体”法治宣传教育工作格局
16.认真落实“谁执法谁普法”普法责任制。将普法融入审计工作各环节,充分利用审计进点见面会、审计报告征求意见、经济责任审计反馈意见、审计整改检查等环节,开展实时普法,向被审计单位宣传审计程序、审计法律责任、审计发现问题涉及的法律法规等,为审计工作营造良好法治环境。加强审计法律文书释法说理,使审计执法的过程成为向被审计单位和有关人员弘扬法治精神的过程。
17.面向社会开展普法。根据上级审计机关及我市“八五”普法规划和全市审计机关“八五”普法工作规划,扎实开展“12.4”国家宪法日、宪法宣传周、“江淮普法行”等集中法治宣传教育活动,增强普法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深入推进法律进农村、进社区、进机关活动,综合运用多形式多渠道普及法律知识,重点宣传宪法、民法典、党内法规以及审计法等,讲好审计法治故事,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助力全社会形成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良好氛围。
18.加强法治教育培训。突出“关键少数”,不断增强领导干部法治意识,将学习习近平法治思想、宪法法律和党内法规等纳入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内容,提高领导干部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推动发展、化解矛盾、维护稳定、应对风险的能力。抓住“广泛多数”,开展法治讲座、组织行政执法人员资格认证考试、旁听庭审等,通过多种方式,引导审计人员自觉尊法学法守法用法,切实提升法治素养,提高依法审计能力。
七、强化服务保障,做好其他综合协调工作
19.加大审计结果公开力度。年度实施的审计项目,除涉及国家秘密、商业秘密及其他不宜对外公开的内容外,采取综合公告、单项公告、分类公告和结果通报等方式,依法依规对外公开。认真落实整改结果公告规定,推动被审计单位主动公开审计整改结果,自觉接受监督检查。根据政务公开有关规定,依法依规做好审计法律法规规章、相关政策制度公开及解读等工作。
20.持续做好审计工作综合考核。继续将审计工作和审计整改情况纳入党委政府考核体系,细化审计工作考核指标,认真做好考核各项具体工作,确保考核公平、公正。充分发挥考核指挥棒引领作用,推动审计工作持续健康发展。
21.认真做好信用体系建设等工作。继续发挥审计监督职能,推进政务诚信建设,同时加强自身建设,不断提升审计机关公信力。做好与“四送一服”平台的衔接,助力优化营商环境。做好民生工作审计统筹管理,保障各项民生政策落实落细,切实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